──── 行程特色 ────
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
每年的九月至翌年一月來到新埔味衛佳柿餅教育農園,映入眼簾的盡是一幅幅詩情畫意的美景,黃橙橙的柿子置滿於棚架上,正享受著日光浴,宛如金色小球一般,透過旱坑里特有的「九降風」與日曬,將這些黃金般的小圓果實彷彿經過大自然的魔術將其變化成金紅色的美味柿餅,而新埔味衛佳柿餅觀光農場傳承百餘年的特有柿餅加工文化,就是透過新埔獨特的天時與地利條件不斷的傳續下去。
新埔客家小鎮
柿餅香、梨甜美
新埔鎮得天獨厚的丘陵地形,配合乾燥少雨的氣候以及每年9至12月的九降風,自然的地理及天候條件,符合柿餅製作過程曝曬、乾燥及脫水等要件,因此新埔鎮所生產的柿餅特別香Q好吃,遠近馳名。
新埔鎮所生產之新埔梨,每年大約在6月中旬陸續上市,但以7月中旬所產之梨品質較佳,而新埔梨亦是臺灣「冬梨」種類中採收期最晚的,目前新埔鎮每年維持32,000公斤的出貨量,民眾除了可在市面上購買,亦可親自前往當地的果園享受田園之美。
客家風、宗廟情
新埔鎮居住百分之九十的客家人,生活簡單,刻苦又耐勞,在建築方面又有獨特的形式,鎮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耕田而食、鑿井而飲,為保守淳樸的族群與鄉鎮。
這些固有的客家傳統文化經過文風鼎盛、人文薈萃走到農業的沒落,在劉家祠堂、和平老街以及雙塘屋等積極保存的客家古蹟中都依稀可見往日光環。除了這些華麗三合院建築,走在新埔鎮上,飄香的傳統客家菜香依舊,從空氣中似乎仍可見傳統客家市鎮歷久彌新的風情。
老鍋休閒農莊
西元1999創立老鍋農莊,規劃全台第一座米粉文化休閒場域,不只從米粉的歷史、製作演進過程和器具工法,一一搜集、保存台灣新竹米粉的歷史軌跡。
十多年來,逐步推廣一系列米粉手作共學、米食文化親子課程等,提供給來訪的觀光客們,真實體驗米粉及傳統米食的製作過程。
臺灣的米粉 從這一百五十年的老鍋開始
臺灣米粉的起源,是由老鍋米粉的渡台先祖郭乾兄弟帶著郭泉等四個小孩,在1858年從大陸福建惠安遷居台灣時引進的,發現當時新竹地區生產豐富的稻米,配合客雅溪取水方便,及新竹地區特有的季風,集結了製作米粉的三大需要,於是開始在農餘閒暇時製作米粉,因為風味極佳,成為當時宴客的時髦好料,轉而成為專業的米粉工廠,開啟了台灣新竹米粉一百多年來的百年風華。
|